日前,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京举办。期间,京津冀三地联合主办了“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大会将按照“1+6”总体框架组织,举办“一场高规格双链大会、六场产业主题推介”系列活动,构筑京津冀面向全球招商推介与资源聚合平台。11月30日,氢能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母机产业等三场主题推介会如期举行,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在氢能产业主题推介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出席并致辞。苏国斌表示,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高位谋划、超前布局全市氢能产业发展与跨区域产业协同,统筹推进技术和模式创新、区域产业布局、重点项目落地总体看,北京市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试点探索,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在推介会成果发布环节,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材料产业处处长李蛟进行了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图谱发布。氢能产业图谱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会同天津工信局、河北工信厅建立工作专班,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重点支撑,经过任务分解、成果对接、标准制定、图谱绘制四个阶段,形成了京津冀氢能产业链的图谱绘制和分析成果。考虑到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两个相对完整、各有特点且成熟度不同的产业,分别绘制氢能产业链图谱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图谱两张总图谱,总节点数量超过1300个,梳理京津冀氢能领域三级梯队共计123家重点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
在生物医药产业主题推介会上,三地经信、工信部门领导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聚集地之一。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三地首个共同建设的国家级产业集群,进一步凸显了京津冀对于我国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功能,也彰显了三地落实国家战略、推动“双链”融合取得的积极进展,和共谋长远发展的美好前景。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创新能力、推动项目落地、优化产业布局、营造产业环境,共同在“十四五”时期围绕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聚焦核心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库、建设协同新载体、创新突破新机制、营造开放生态环境”等积极开展工作。
机器人产业
在机器人产业主题推介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在致辞中表示,机器人产业是新时期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今年北京市先后出台《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产业发展。下一步北京将持续携手天津、河北,加强跨区域的产业链协作,实现产业链供需精准对接,巩固提升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水平,构建高效衔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推介会现场还首发了京津冀机器人产业链图谱。图谱可视化展现京津冀三地产业链上中下游及细分环节,可了解产业要素的分布情况,有效研判产业发展前景,辅助三地政企进行产业政策制定和企业发展规划,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深度促进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势能。
在三场专题推介会现场,京津冀三地政府分别进行了地区产业推介、各行业领军企业分别进行了现场推介。三场推介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三地各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达成合作意向和战略合作协议,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