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业务专题 > 两区建设 > 开放动态

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在北京亦庄正式揭牌

来源: 数字产业处
发布日期: 2025-02-14 15:33
【字体:打印

2月12日,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圆满落幕。会上,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行业党委正式揭牌,同时聚焦商业航天领域集中授牌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授牌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布局商业航天等前沿科技领域,集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在大会的平台成立环节,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商业航天领域8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获得授牌。

此次授牌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包含了可重复使用空天运载器系统设计、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力学与飞行控制、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总体集成与应用、天基空间环境探测、高效能空间推进技术、旋转爆震推进技术与应用、卫星互联网应用技术、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等方向。其中,“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总体集成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北京经开区企业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建设。

作为一家专注于液氧甲烷火箭研制的企业,蓝箭航天近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2023年7月,蓝箭航天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成为全球首枚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其自主研制的“天鹊”系列液氧甲烷发动机累计出厂83台,试验总时长近13万秒;2024年,蓝箭航天已完成350米及10公里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垂直起降回收验证(VTVL)试验,这是火箭可重复使用火箭工程研制的重要里程碑。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对于蓝箭航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公司将正式从研发走向运营、从资源牵引走向市场牵引阶段,我们在稳步推进朱雀二号运营的同时,会将主要的研发力量投入到朱雀三号中,预计下半年完成首飞。”

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揭牌

“卫星互联网工程是商业航天的重要牵引。基于北京亦庄星箭产业聚集优势和新型工业化底色,我们规划打造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大会现场,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正式揭牌,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道。该产业园以“北京火箭大街”为引领,以“空天街区”为依托,梯次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项目,集中形成卫星互联网全产业链科研和智能制造能力。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行业党委成立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行业党委成立党的领导是新中国航天事业的“根”和“魂”,为了进一步增强商业航天政治思想引领,坚定航天报国初心决心,以行业党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当日同步揭牌成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业航天行业党委,将为商业航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此次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多个重要环节,不仅展示了北京市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强大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也规划布局了北京市商业航天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新航程。通过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授牌、卫星互联网产业园的揭牌以及商业航天行业党委的成立,北京市商业航天领域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年以来,亦庄商业航天加快发展,截至目前空天企业已超过160家,国高新超过70家,16家企业进入我国商业航天百强榜单。商业火箭聚集度达全国75%,商业互联网卫星聚集度全国最高。2024年空天产业规模突破350亿元。接下来,经开区将聚焦产业集聚发展水平、构建一流产业创新生态、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培育应用场景以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角度,全面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形成全球竞争力。”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