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5月26日
简介:软件企业靠人的智慧和名人的智慧,北京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连续多年举办名人论坛,会聚各界名人,邀请大家剖析软件产业的问题,共同把脉软件的转型趋势,探索未来的方向和路径。当前在新工业的让路下,我国进入新经济的驱使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的压力。今年,互联网+无疑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北京的软件业也在推进软件转型升级。在今年的软博会和软件周里面确定的主题是:软件支撑产业互联。是北京软件企业界共同的一个共识,也是前两届北京软件名人论坛的主题的延续和进一步的聚焦。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会长刘淮松,值此第19届中国软件周开幕之际,2015北京软件名人论坛如期举办,本期论坛得到了指导单位工信部软件司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支持单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帮助,还得到了众多北京市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会员企业,多家媒体单位的鼎力支持,我代表北京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对大家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大家莅临2015北京软件名人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工信部软件司司长陈伟先生,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先生,市经信委副主任毛东军先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理事长赵雅凡(音)先生。还有企业家、媒体界、学术界活跃在软件与信息业的多位名人,因为时间关系不一一介绍。
众所周知,软件企业靠人的智慧和名人的智慧,北京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连续多年举办名人论坛,会聚各界名人,邀请大家剖析软件产业的问题,共同把脉软件的转型趋势,探索未来的方向和路径。
当前在新工业的让路下,我国进入新经济的驱使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面临着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加快商业模式创新的压力。今年,互联网+无疑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北京的软件业也在推进软件转型升级。在今年的软博会和软件周里面确定的主题是:软件支撑产业互联。是北京软件企业界共同的一个共识,也是前两届北京软件名人论坛的主题的延续和进一步的聚焦。
2013年的主题是:软件定义世界。去年的主题是:大数据引领世界。两年来,我们对技术浪潮,对软件业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有更广泛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五到十年,中国将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在全新的时代里面,软件企业不仅要成为软件互联网,产品、技术的提供商,而且要成为运营服务的提供商,我们面临互联网+的大的背景和趋势下,深刻思考产业的生态环境中。自身如何定位,如何调整战略,如何面临未来的未来课题。
为此,本次软件周围绕软件支撑产业互联的主题,推出了1+7+N的系列活动。有一个展馆,和七个论坛和N个开放日。N的开放日活动是为了让客户和专业观众能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创新风采,邀请我们的客户和访客到企业现场参观考察。目前,已经确定的开发商的企业有IBM,还有软风动力等企业。
今天,大家都领到了一个邀请函。这个嘉宾证也是我们软件周的一卡通。大家可以凭借我们的一卡通参加我们所有的主题论坛和企业开放日。我也诚挚的邀请所有嘉宾到主题馆,到多个论坛,到开放日参加我们的系列活动。
开场我介绍这么多。
更多的内容就留给我们的各位嘉宾。首先我们邀请工信部软件司陈伟司长致辞。
陈伟:尊敬的张主任,各位来宾、业界的人士: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来到我们北京软件名人论坛,这是我们软件业界的有一次分享我们智慧和思想的盛宴。要想分享盛宴,必先付出。我现在这儿借这个机会抛砖引玉,当然能对我们各位专家,企业家,各位学者,各位领导真知灼见的抛出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当前,我们围绕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到有很多的热点、亮点。从我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角度来看,我们“中国制造2025”已经正式印发了。事实上,它更规划的不仅是到2025,规划的是未来30年,中国怎么样从制造大国通过我们的努力,30年的努力,步入全球制造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智能制造首当其冲。
还有一大热点互联网+,我们今天的主题:软件支撑产业互联,这是互联网+非常典型的具体的表现。我们从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这样一个纬度来看,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有什么样的趋势。站在我们软件服务业司行业主管的角度,我们和在座的各位一样,也在思考。我们梳理归纳了一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个是从自身角度来看,另一方面从我们服务应用的领域和对象来看,我们都在经历着巨大的,甚至是革命性、颠覆性的变化。
从自身角度,我们看到软件的架构正在出现颠覆性的变化。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对PC的颠覆,还是我们说的云计算,大数据,各种智能数据对我们的影响。我们都看到,软件业从技术架构角度来看,出现的变化就是如何更好的面向服务,更好的面向应用来做出我们应有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的软件,无论是技术还是产品,都将面临革命性的挑战。
紧接着我们看到软件驱动的机器正在干什么。我们过去看到的是电力驱动的机器,这是国外一个专家的观点。我们正在迎来软件驱动的机器,还有一种说法,我们正在迎来软件驱动的新硬件制造时代,我觉得这是同一种观点。有本质上、内涵上的相通之处。从这一点来看,确确实实软件已经到了无处不在。所有的产品,工艺门类的产品都在向智能化演进,而力量就是软件在中间的核心动力和驱动的动力作用。
第三点,软件正在对我们生产的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产业互联网或者是工业互联网。在这样的背景下,软件的作用已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大大的进一步的拓展。
最后,我们看到软件对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各个领域的业务系统进行重新定义。这是我们所说的从概念到模式,到业务流程的重组和战争。
我们软件说到底,最本质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一个是它的数学模型的提炼。第二个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的算法。第三才是我们所说的软件的实用性。只有第三点我们说软件或者是IT的数码难,只有向各种算法挺进,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到软件的核心价值。而这个方面,恰好就是各种丰富的应用实践所需要的。找到数学模型,用算法表达它,最后我们软件就能定义世界。
刚才我看到我们等一会儿接下来的嘉宾的演讲,我们VMware的宋先生将给大家讲软件定义未来。分享这样的思想盛宴,无疑对我们产业的发展将会有巨大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借助我们北京软件协会搭建的这样一个平台,汇聚我们软件业界的有识之士,大家共聚一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软件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把脉,指明趋势和方向,为我们更好的迎来软件业的发展,迎来我们软件业肩负的新任务作出我们的应有的贡献。所以,我们共同期待软件业的明天会更美好。谢谢。
主持人: 北京软件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的关心,更离不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关心,下面请我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张伯旭主任为我们致辞。
张伯旭:尊敬的陈伟司长,刘淮松会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向参加本次北京软件名人论坛的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
去年,我到市经信委工作之后,了解到有北京软件名人论坛这样一个平台,觉得非常好,有很赞成。作为一个典型的创新型驱动产业,在软件业,人是第一位的发展要素,名人,无论是技术名人,管理名人,投资名人,营销名人,评论名人,都是构成产业生态最重要,最活跃的因子,所以说没有各色的名人,就不可能有软件产业的繁荣和活力。我衷心的希望,各位名人珍惜这个平台,部里的领导重视这个平台,我们共同把这个交流平台办好,办大,办出影响力。
当前,我国全面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新常态时指出: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同时指出新常态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出现,新常态也是新机遇。这一点对软件业尤为有针对性。当前的软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已全面覆盖,全面支撑和全面融合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各个链条进行革命性的重构,不断发展出新的业态,成为新的力量。
本次名人论坛选择:软件支撑产业论坛的主题,有鲜明的特征,希望大家围绕这个主题碰撞观点,分享思想,共绘新蓝图。
面对大势,可顺而不可逆。我们已经看到,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呈现出大重组,大变革的新局面,产业高效增长,企业主体信息重组,一系列新生动力急需迸发。全行业2014年突破2千亿元,占GDP9.07%。今年1—4月,我市新成立的软件和互联网企业1247家,同比增长43.8%。新发生融资案例133件,金额103亿元,重大并购案例18件,金额约236亿元,在国家互联网+的战略引领下,产业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力,这和我们的传统工业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反差。我们从这个数字上,能够看到软件的活力和未来巨大的潜力。
面对机遇,可用和不可废。现在北京的众多企业家们基本有一个共识,从现在起,未来的5到10年将是中国的软件互联网时代,这是软件企业向传统行业渗透,软件会无处不在。就像陈司长所讲,软件正在成为新的驱动力。今后,软件和硬件很难再明显拆分。而且软件作为一个独立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会渗透到方方面面,每个角落,每个产品里面,甚至是我们的生活里面,思想里面。其实软件就是数学建模,我们未来的智能就是自动化+软件,我们未来的一切智能化、信息化,包括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都随着软件的渗透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可以简单说,只要你把一个现实的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软件就可以发挥它无比巨大的力量,能够改变这一切。
不久前,工信部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就是顺应了潮流,毋庸置疑,这将是中国软件企业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抓住这个机遇需要政府、企业、用户、科研院所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靠创新取得技术突破,也还需要我们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双引擎作用,靠改革实现飞跃。
我衷心的希望我市的企业家仅抓机遇,把自身发展,把软件产业的发展放到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开创中软件改变一切的新格局。我也赞同陈伟司长讲的一句话,软件定义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近年来在全球软件VMware可谓是有一个变革浪潮,下面我们请VMware全球副总裁宋家瑜上台作主题演讲:软件定义未来。
宋家瑜:中国人说遇水则发,我还没开始演讲就遇水了。先跟在座的包括我们的司长、主任以及行业的领导,先问一声大家好。
接下来的时间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怎么看市场上的云,谈到的移动,谈到的互联网+,所带出来的对我们的一些所谓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我也会稍微花一点时间VMware在全球移动的领导厂商,我们在中国怎么落地,怎么支持中国的客户、政府、伙伴把这些事情做的更到位,得到更多的效应。
我觉得更重要是在结语的时候,我希望我们也是一个软件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是公司,在这一波我们要怎么想这个事情,怎么找我们重新的定位,怎么重新认清市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什么。
首先我介绍一下VMware公司。现在在全球的移动上面,经过第三方的权威发布,VMware都是在虚拟化,软件定义,还是在移动上,公司我来到这儿七年,也看到了公司的成长。这些方面也是一个领先和创新的,也是一个非常有忧患意识的公司,不停地改进。
我更想介绍的是这个公司是怎么样的一个中国的VMware公司。VMware公司在三年前开始打造符合中国市场的一个生态环境。而现在看起来,这个方向更是重要的,我们怎么走向下一章去做更多的扁平化工作。现在我们花很多时间跟我们的伙伴去聊,大家更多的是在移动和云。我们过去在信息化技术上谈到就是客户端服务器,引领了大概快15—20年的主流。现在突然进入到云的时候,很多客户碰到的一些所谓的挑战就是我目前的系统的合规、安全、可靠、可控已经是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即使是技术看起来有点点不符合潮流和移动云,但它是最可靠的。我的应用开发的确看起来花的时间比较长,成本也比较高。可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不管我们看到美国的谷歌、亚马逊、国内的百度、阿里,他们用了新的技术,不管是谈到所谓的公共云、开元,有非常强大的团队,他们做到了很多的效果。这些效果跟传统的行业彼此之间怎么可以做一个交流,还是这中间没有一个交集?你只能二选一,你要不然选过去的世界,要不选新的世界。
实际上我们简单定位一下,现在的IT尤其是有互联网+的影响,要重塑IT的战略,这里的影响就是谷歌云方面的影响,还有ioos,还有saas,还有pass。现在每个银行都在想是互联网金融,但是感觉上,他们既有的系统的架构,我们的开发方式赶不上互联网金融的速度。怎么办?是把过去舍弃,重新做一套系统,还是把过去的东西保留,怎么样经过改造。根据这些需求,我们慢慢形成了一个整个行业的共识,行业希望能做到一个所谓合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分力量。我们怎么仍然像过去在行业里面大趋势的一样,都有一个延续性。这个延续性要真正的我能享受到所有的新科技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我不能放弃的是我一直很重要的数据的安全、可靠、合规、可控。
现在大家慢慢形成,我们怎么把这个做法变成一个云,可以支撑各式各样的应用,不再有所谓的过去和现在和未来的门户的限制。我们怎么样做到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到底可不可以,还是做不到。尤其是我有一次在外面听到的演讲,国内很领先的公共云说,将来的所有业务都在公共云,私有云应该没有了。我想问他一个问题,全世界有5%的是在公共云,那你的意思是说剩下的95%也都会跑到公共云。那我们是不是很快要改变过去的运营模式。实际上证明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几个事情一定会发生。
第一,一定会由软件来驱动。你要做到这些事情要靠软件来驱动,而不是各式各样的硬件来驱动。我们在看到包括VMware和其他的公司的虚拟的解决方案里面,在很重要的数据中心的计算的资源,存储的资源,网络的资源,都可以走向云化、虚拟化,而彻底让资源共享,形成一个云。不再是一个单一个地点,单一架构,完全可以跨地点,跨架构。
第二,混合云。怎么让更好的使用IT的资源来解决我面临的各式各样的挑战。在这些方面里面,安全是一个关键。实际上我们谈到软件的定义时可以想成是第一,所有我们的物理资源都必须要云化、虚拟化。仍然会由不同的厂商提供的物理资源,包括你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可是可以有一个标准被云,被一个平台来管理,不太可能有两个管理平台。而且这个管理平台上面需要具备很多的自动化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符合我要求的效率和速度的安全。如果有一波管理平台是做不到这个事情。很多公司也在研讨,我们怎么样来做这个事情。
所以最后一点,现在很多的一些国内客户都走到前面,把虚拟化、云化做到所谓的成熟阶段。然后就是谈到网络。网络实际上变成两个物理的环境,大家习惯在一个单一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里面,可以南北向,非常通透,当我变成一个东西新的时候是无法通透的。新的技术是把孤岛弄一个海底的隧道,有高速铁路可以通,孤岛的资源可以共享,形成现在不再被限制的。
同时,大家现在要谈到所谓的开元。我最常被国内的客户问到说你们VMware和开元的竞争怎么样,我说我们没有竞争,在OPEN时代完全是没有。对客户面临的抉择还是我要仍然在这边使用厂商本身的一些专属的技术来做我的事情,还是要到开放的环境来做开元,做设计,或者是找信任厂商来做。很多人在想我到底怎么做这个事情。这也是对客户的一个选择。不管是IBM的大机,或者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你只要满意,好,或者是今天你本来出身就是在一个开元的环境,有一个很好的技术团队,像亚马逊、阿里自己可以维护,你是可以根据开元开发出来的专属系统。很多人不太理解,亚马逊跟阿里是一个开元的专属系统,他自己做了一个很多的努力。这是不是我们政府企业客户只有这两个选择,还是可以中间有一个所谓中庸之道的选择。我们可以把安全套上,又可以享受到开元的好处。
我们跟开元之间怎么样做更大的一个结合,这也是未来市场的一个趋势。怎么样架构里面可以更支持一些易购的开发环境,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一些事情。
甚至我们谈到的所谓移动,我们跟中国电信也宣布了一个战略合作。大家了解到中国电信在固网和托管上面的既有的优势,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网格云给客户做需求。
另外我们谈到的移动方案。我们去跟客户谈,大家最大的问题不是在移动要不要做,是一定要做,而是基于安全怎么做。安全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果你从使用者来讲,我是最不喜欢被控管的。没有人喜欢被管,不管我今天是领导还是员工,我不喜欢被人管。可是有一个事情我们有共识,我是一个使用者,我希望上面是完全安全的。我个人的数据,个人的应用和我的企业的数据和企业的应用,都不希望发生安全的事情。我可以怎么做?这一点可以在企业走向移动管理的时候,可以很快建立IT团队,以及他所新来的软件服务公司大家的一个共识。我现在看到很多时候大家在谈移动管理的时候,还是从管理的方式跟移动用户去谈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受到的阻力就会非常大。
那实际上对VMware来讲,我们自己在一年多前做了重要的收购,就是air watch,我觉得中国的移动应用,将来会引领全球的移动应用的潮流,我们开始和国内有一些合作。
最后讲一讲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和做的事情。我们看到中国有全世界第二大的桌面需求。现在走向一个政府引领的桌面环境,怎么打造一个符合中国,这也是包括和麒麟公司合作,支持的一个liux的一个环境。
我希望花更多的时间讲最后一章。
其实今天的环境,我们身为一个厂商或者是一个集成商,今天的世界真正的变化是什么?是客户还是在把它应用在IT运算,开始做一个很大的重分配。中国市场我自己进来20几年,我记得刚进来的时候,所有客户的预算真的是硬件软件,没有软件,没有服务,你买了硬件,软件就是带的。陆陆续续软件是要付的。今天为止,美国市场软件的预算要占到70%,而中国正好反过来。这需要一个过程。要想软件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心态要改变,移动跟云,我认为是最大的一个机会能加速改变。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我们怎么加速,甚至我跟司长这边也说,政府可以做一个规定性,软件服务预算必须要超过50%,硬件不可以超过50%。可是更重要的是市场力量来做这个事情。我一个礼拜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跟我家人到国外度假,跑到一个很棒的乐园,有一个景点排了几个小时,我发现大家都要来景点照相,我看了一个小时,只看到一部照相机。其他人全部是用手机在照相,没有例外。看了这么多,几千人,就一部照相机,我觉得这个给我很大的启发。大家是想,当我们智能手机可以照相的时候,当时市场是怎么样,大家说这是小孩子的玩具,像素不够,功能不行。后来也开始用电脑,照相机有专用的功能,这是手机功能不可取代的。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一个,手机本身的变化,不光是说手机本身在硬件上面所谓像素很好了,更重要的是软件。过去要很专业的技术,甚至要不同的镜头才能适用不同的光圈。现在你用苹果就了解,你一点可以适用不同的光线,照完之后还可以用pohto来修照片。这些都是软件的功能,把很多的硬件取代掉了。
我看到更有意思的,过去拿照相机照相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照相,拿一个架子,定时照,现在是拿手机,用一个自拍神器就照了。这是完全两个生态环境。过去是很有名的佳能这种的照相机厂商,甚至造就了很多人的就业,照相机的冲洗店。现在完全被淘汰了,现在大家到街上找一般的照片的冲洗店也不是容易去,我自己两年才去了一次,是为了照我的护照,平常我不会去。这些变化是在技术变化的同时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环境。而且,这里可以看到软件的一个所谓它的可怕的功能,取代掉了传统不能取代的。比如说你要拍婚纱或者是结婚照片的时候,一定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执着于专业的相机。但是像我举的例子,90%几的人可能身上不会带相机。我一照完可以可以上传,跟别人分享,照相机做不到。所以大家看到互联网+就是代表这个意思,对我们的厂商互联网时代,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你今天是一个厂商,十年前我们是一个虚拟化的领导厂商,现在我们致力于一个移动和云的领先的厂商。今天有很多的是国内非常重要也非常成功的很多的一些行业的领导的软件公司。你过去在某个行业里面非常专业,甚至把国外公司打包硬件、软件,提供解决方案。今天是可以变的,云来了。如果我今天服务跑到云上去,不再是购买硬件、软件,我要买的是一个服务。我是打造一个云的服务架构还是我应该要不管是像跟阿里和中国电信合作提供整体服务呢,还是我要在这里找到机会,因为发生变化的时候就是机会的来临。过去由于物理的限制我不能跨界,但是现在可以。
我真的是一个礼拜前恍然大悟。我给大家的结语是的确是软件定义的时代来临,对我们关心软件的朋友们是一个最好的利好。但是我们要清楚的解读,你是国外厂商,跨国公司也好,国内公司也好,你怎么解读这个趋势,要致力于创造价值的部分,以及选择你加入的生态环境。过去的生态环境不见得不重要,你可能还是要继续保留,因为还是有一些它的空间。就像我讲的照相机的例子,和新的生态环境很快会形成,如果你还不做好你的选择的时候,不选好你的定位的时候,可能你就是落后的。
当然,这里有很多的政府领导在,我也是代表软件行业,还是希望领导们多给我们一些指导,以及在政策上面。我自己觉得在国家政策上面,很冒昧讲,在政府鼓励方面,怎么样在编预算的时候把比例做一些调整,这个很难,我上次在跟一个很大的银行客户谈。说你已经不错了,软件已经编几百万美金很好了,我说服务呢?说服务应该送。这就是十几年说说的软件就应该送。这就是你真的要做一个服务行业的时候,你要从政府预算和客户预算表现出来。我不觉得中国一下子跳到像欧美70%的软件服务,至少50%,55%就会造成生态环境很大的变化。我觉得国内有非常优秀的软件人才,他怎么开发创新新的解决方案,在新的生态环境里面,给他有足够的回报的事情。我今天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公司对全球的看法和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和我们致力于是中国的VMware公司,而不是希望我们VMware在中国,我们希望我们是中国的一分子,怎样打拼,一起面对挑战,一起创造机遇。谢谢。
主持人:刚才陈司长在致辞中讲到工信部刚刚发布了中国智能制造2020,北京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有一家会员企业是数码大方,接下来请数码大方董事长雷毅先生。
雷毅: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可能中间的一些观点或者看法也可能不对,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看产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的桌子、椅子都是我们的产品,未来我们的产品可能是数字和物理的结合。今天我们买机车,可能地图是中间的内涵,未来每一个产品都会有包括零部件的芯片,这个产品被制造出来以后,除了物理的东西以外,数字的内容可能都会依附在上面,从产品生命周期开端一直到结束,整个过程都可以用。
另外我们看到一个事情,生产模式会发生变化。我们看得到一个事情,我们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器替代人,导致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了原材料的需求,导致了英国的城镇化或者是城市化。整个这个事情推动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观点认为,大生产,生产模式的出现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模式的出现,最核心解决工业里面的品质周期和成本的问题,让我们今天所有的人便宜、高质量、快速的用上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看到,出去这说个模式发生变化了,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看得到,那就是说,过去100年生产模式会是集中的,设备相对来讲是比较固定,生产产品比较固定,未来会是什么?未来会是专业的,产品会是有互动的,定制的,另外生产会是一个专业型的,生产的单元是互联互通的,未来的生产模式不是集中的承接性的结构。
刚才我们谈到工业革命的标志,未来我们会看到,当一个新的设备出现,这个事情也是变革的一个标志。去年、前年大家在炒一种工业设备,我们看得到是把传统的工业在一个设备里面用一种新的方式把产品制造出来。所以在这里我们会看到,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新的设备出现,如果我能把传统的这种数据,工艺,设计相关的信息放在这里,会产生新的结果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这个产业会发生变化。这里想说一点,我们做工业的清楚一个概念,当产品被设计出来的时候,要为了制造去设计,这是工艺。如果生产流程里面,每一道工艺的工序需要被掌握的话,整个生产流程的复杂性被增加,三D打印是把所有的浓缩在里面,一按按纽就把这个做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设备可能会发生变化。
我们也看到另外一个设备,过去的设备是延展人的体力,未来的设备可能会延展包括我们的脑力。过去的设备是人接到指令,机器干活,未来是设备和服务器沟通,从里面抓到大数据,用物联把这个串到一起,机器干活。三五年前这是概念的事情,今天在中国这些工作都浮现出来。
另外一个方面是生产者的变化。过去的生产者参与到各个产业里面去,我们做的是什么事情?我们指的是产品生产的执行者。当产品被定义出来之后,我们是去设计、搬运、生产,未来当所有的机器生产模式,或者是互动化的工业出来之后,我们的人会作为生产的组织者。包括我们今天中国的热干地区也浮现出来,而且我们看到最屌丝的行业会出来。所以到底产业的转型升级,去改变哪些指标体系,当这些现象出现的时候,这个产业是不是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从几个方式来看。
我们可以回顾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我们可以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谓的新的革命,看到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的努力分享。
最后一点比较重要的变化是消费形态的变化。过去一百年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的消费形态是用已有的产品去购买,没有人会为我们制造产品,这是过去的事情。未来的消费形态是什么样的,我想要什么样的产品,包括服务,最好能和厂家或者是协作者调整,来提供我产品化的服务。
我们过去无论是十五年的这种消费互联网提到的这种,在网络上买东西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解决的问题还是存量的产品怎么卖给用户,用户使用的是厂家设计好,定义好的产品,未来这些会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会有障碍。
有什么障碍呢?所有的产品如果不能满足条件,让周期不要是长时间的等待,另外一个产品品质得以保证,除非这几个条件都完成。我们谈到的变化才可能出现。
另外一点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反过来看过去十五年和未来十五年,我们会看到一个事情,是消费不是销售会拖动产业的变化,包括元素的变化,包括生产,配置要素的变化。当然现在这些观点有很多同事有共识,也有很大的争论,到底是消费还是销售,对未来产业的互动,我们下一个三年五年再来看,关键问题是怎么往下走。
过去我们通过电子商务解决了很多的存量的就业,未来十五年对比一个新的场景生态的出现。我们来看,为什么我们划分所谓的消费互联网或者是工业互联网,为什么这么来划分。今天讲都是此互联网就是彼互联网,都一样的,为什么要分开。我们看得到,过去十五年解决的是存量产品的销售,第二个事情,它解决的问题是说一个断面的工作,这个断面就是销售断面,把存量产品通过销售断面提供给用户,在网上购买,通过物流配送。这是过去我们看到销售互联网解决的问题。但是未来可能发生的变革不只是这些,不只是存量的产品销售给用户,还有是用户有什么样的需求我来提供。第二个是整个的工作不是一个营销的断面,相反是渗透到整个产业的流程里面。从营销也好,服务也好,管理、设计、工艺、制造、供应等等各个环节。这样的管理,我们会看到,未来十五年会发生的变革会比过去十五年可能带来的变化会大。
我们也在过去十五年看到的一个事情,在消费互联网里面,主要通过传统的互联网事情做好页面,未来十五年会看到,我们所采用的技术,光是传统的互联网可能不行了,移动互联网,包括数据背后的大数据,包括远程计算,包括物和物的沟通,包括所有东西如何综合应用。这是过去十五年所不具备的。所以,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两个要素。当企业作为一个互联网化的时候,会怎么样?
我们会看到它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会把所有的环节打通,提供这种存量的,我们会看到大数据在研发或者生产阶段被利用,营销阶段被应用,包括铸造的产品怎么把RP放在里面,一直到把产品安装出来,都会在那儿。我们也看得到,用户怎么在参与这种我需要什么样的产品,这些是综合的应用。但是这里里看,还是属于一个企业或者是集团内部的互联网化。
下面一个事情,我们说任何的产业有生态,在这个生态里面如何把物理的事件映象到网络时间中来,把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包括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一个是通过工业互联网或者说行业互联网把所有的行业生态整合在一起。
不管怎么做,有一件事情肯定是大家有共识的,无论技术做什么,都有一个目的,是帮助产业发展的。这里也有一个概念,新一代技术进入到这个产业里面,如何帮助我们释放产量,获取更多的定单,相反不是未知数,为互联网而互联网。
我们这里也会看到一个怎么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可能的工业互联网。我们会看到,当这个事情发生了之后,如何组织一个动态的组织,这个组织可以找到我需要的人,我了解他,和他联系上,通过远程或者是近程来沟通,把我的意见放在我的协作者这个地方来。把这些决定完之后,我如何了解整个进度,这里头你做到哪里,你的进展怎么样,甚至当你生产过程中,你通过什么样的组织方式来实现,这些东西以后都会发生。我们刚才很简单的片子,是我们在一些行业里面的实践。实际深是怎么打通,只是下面把它做得更深入。这里绝不是一个单位的事情,是需要协作的共识。
我们看到智能制造或者是企业互联网里面,过去我们做销售,总是有一个样本给所有人看,未来坐在咖啡厅,坐在饭桌上会沟通一个产品,会给产品提意见,会让产品修正的信息回到我们的设计者身上。
我们会看到,这个设计者可能在办公室,也可以在家里,所有的数据在后台支撑他,他提供出来的不光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可能包括中间的工艺,包括工厂量具,都会被设计出来。我们看到产品设计出来之后不光是简单的外形,包括3D打印所需要代码,数码所需要的代码都在里面。
我们会看到未来的设计,过去是在图板上画图,未来的设计可能更简单,大数据会把我们所有的所需要的材料,需要的几何形状,需要的各种各样的相关资源和案例放在这里,我设计的时候把数据抓进来进行简单加减法,或者连简单加减都不用,产品就会被设计出来。
过去是电脑上老老实实设计,我们今天用一个IPAD在居然之家就可以和我们的供应商讨论设计,所有的信息都会被了解。
当我们把这个事情完成之后,过去的集中生产模式,固定生产模式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把相应要做的产品在全世界找到最专业的但是分散化的,但是被互联互通的企业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把最好的企业找到,请他们来做生产。同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挥看到,每个企业的生产情况,每台设备,每个人都去哪了。这样子我们协同,我们之间的互信会增加。
当然我们都清楚,过去做家电的可能做完产品之后卖给用户,但是未来的销售把产品提供出去的一刹那是真正服务的开始,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也会给用户带去更多的价值。
我们谈到未来的工业互联网,或者是产业互联网包括企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里面,我们会看到一个事情。产业的门槛被突然降低,这个时候新的转型升级或者是产生新业态会出现。产业门槛突然被降低会发生什么?刚才宋总说照相机在慢慢消失,是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每个人都可以照相。这个门槛降低了之后,产业大变,变到柯达没有了,新的阶段出现了。我们再来看,包括印刷,整个印刷业的变化,导致了我们今天什么的变化?出版业发生了变化。我们今天的媒体好像变成了人人媒体,整个产业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今天是大V小V,为什么每个人可以在朋友圈发信息,是因为门槛降低。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一个事情,一旦技术变革,包括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产业的门槛会被突然降低,这个产业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我们过去的设备,先进的设备,这是15年前。所以,我们讲说,新的需求就是当我的个性化需要定制的产品包括服务,需求出来以后,我们能短周期,高品质,低成本的提供产品,如果技术能支撑,生态会发生变化。反过来人也会发生变化。今天我们看北京的高校基本与工业的方式产生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产业的形态会被重构,可能我们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或事把它重新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生态,不是一个单位,也不是几个单位,而是整个产业相关的人员重新定位结成的。可能软件和硬件互补,可能设备和数据也在模糊,可能消费者和提供者也在模糊。
我们会看到,可能未来一个新的世界会出现,这个世界就是由世界和物理融合的世界,这个世界本身应该是对等公平的世界,我们自己今天定位到这里来,我们愿意到未来去,我们走过去也会发生当产业门槛突然降低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今天包括全世界巨头所出现的一种前景,可能企业会消失,甚至这个工种会消失。这是我们可能看到的。
这是今天的观点,有一些不一定正确,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主持人:近几年来,华胜天成一直在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下面请北京软协的执行会长,华胜天成董事长维航和我们做精彩分享:打造高端计算系统产业链。
王维航:尊敬的陈司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看安排我们三位发言的时间挺少,我就简短说一下。先说一些题外话,刚才听了两位嘉宾的演讲,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软件支撑产业互联。为什么软件在现实中看起来非常美好,但是这个行业在现实中非常古板?
我想刚才宋家瑜的VMware总裁一直在讲美国70%,而中国是倒着的,我有一点稍微不同的想法。第一,现实的存在总是有它合理的因素,为什么?我们已经在这个行业呼吁了十年,还是改变不了。这里其实就是有一个巨大的概念在里面,就是软件的价值和价格之间并没有划上等号。什么样的软件回报率才能高,只能是做类似于宋总那种的,他是行业里的第一名、第二名,这样一些软件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才能和价格挂钩。如果我们复制性很弱,可以概括起来说,区别不大,就是各家吃各家的饭,各家吃各家的菜,如果排不上名,这种情况下,恐怕价值和价格的体现,这个鸿沟会一直存在下去。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恐怕靠扶持,靠呼吁,恐怕不是一个办法。那么在云计算,大数据等等,互联网+这样一个情况下,软件是一个机遇,就是规则的改变。第一,软件进入人类智力的延伸。高科技行业,越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的价格其实越低,所服务的种类和价值,给人类的价值越高,其实价格一直在走低。软件已经进入人类的智力的延伸,刚才嘉宾都提到了。我去年十月份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时候,哈佛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上台演讲,他们致力于计算机的学习和智能化的应用。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我通过让计算机,通过图象识别技术,把几百万的肝癌的CT图象,核磁的图象都学习过来,把业界的几百万份病例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相关的报刊,学术文章都学习过来,他的目标是说我们未来关于癌症的诊断率要超过80%的医生。
依此类推,律师行业,是不是机器的学习,以后电脑律师会不会顶替到终极律师这样一种职业。再进一步深入想,我们培育我们的子女,现在很多要上大学了,我们知道律师和医生是最热门的两个行业,学习最好,家庭条件也要最好,因为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和非常长的时间成本的行业。未来这两个职业会不会被大量的电脑律师和电脑医生取代。这里是不是软件的价值怎么体现?这跟20、30年前的拥有、金蝶改造了会计师的职业,有一个彻底的改变。这里软件的价值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一定是靠软件每个版本所体现出来的。我们要追求软件的每个版本和服务,按这种模式,我们看到拥有也在积极改变,也在积极升级,拥抱云计算,云服务,走向互联网。软件的价格和价值到底怎么来碰横。
第二,软件的价值越来越高。我们看到谷歌的自动车驾驶,现在跑了多少万英里了,三辆车合起来应该上百万英里了,这里所有的数据都是程序员在背后规定的。都是执行了规定的动作。这里甚至上升到道德的问题,如果对面的卡车朝你开过来,你躲不了,左边是一对母子,右边是一个人,你这个程序应该执行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好像应该是右边的人,但是你有什么权利去剥夺他的生存。这是不是一种不公平。从这方面确实软件的深入会牵扯到各个层面。也在这里说软件的重要性和意义越来越大。
目前的行业,软件是发散型的,涉及到社会的方面,有点像今天的电力网。我们可以看到,北京相比20年前,用电量增长了50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电价并没有增长,如果刨除了通货膨胀率,是大幅下降。电力淘汰了小的发电机,以前20万千瓦是一个工厂,现在20万发改委也不会批的,必须40万或者是60万,才能去建设。那在这里,我相信IT特别是软件的需求,驱动他们的是指数(音)型的,我觉得未来的应用会像电的应用一样会越来越宽,越来越广。以前我们只有电风扇、电视机、电饭锅,到今天的地热,我们的汽车开始用电了,这些电的消耗并没有让电的价格或者是软件的价格提升,但是它的应用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变革。所以,我讲了这么多并没有答案出来,也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软件各方面的应用就像电的应用终端一样。
IT行业一定是蓬勃发展的,因为巨大的电厂,巨大的电网和人类生活对电的应用的需求,就是IT明天的这样一个场景。这是我对软件的一个理解。
今天我的演讲是通过华胜天成的这个个体跟大家一起分享,通过科技合作,我们在IT这样一个新的时代下面,我认为新的时代并不只是软件时代。大家玩微信一直在讲,有一句话是中国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的时候,美国已经进入了新硬件时代。这样一个新硬件时代是什么?实际我觉得是它把传统的IT技术架构上面的优势,在云计算的优势,大数据的优势结合,来进行的这种新的硬件时代。那华胜天成,我们刚才淮松会长介绍了,我们在某种程度商来说,说点骄傲的话,某种程度是在帮助国家在高端计算领域的一些客户。我们看到未来对电厂,对电网的需求,随着软件,随着新硬件时代的到来,这个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未来是指数增长的需求时代。对此,我们充满这样一个信心。
我们想通过这个分享,跟在座的企业,在这种新时代下面,如何通过科技和合作走出创新的路径,把我们国际先进同业水平里面的巨大的技术上的鸿沟,人才上的差距,来整理一下。
基本上的路径是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通过企业和市场化的推进。基本上是这样一个途径。并不是依靠政府来拨款,搞一个大型的项目,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是上市公司,要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工信部,北京市经信委给予了华胜天成大力的支持,我们也在去年的10月份和IBM,和北京市经信委三方签订了一个“关于IBM power的服务器,IBM的数据库,IBM的中间件的知识产权的授权转让和共同合作”的这样一个三方合作协议。
刚才讲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通过相关的协议得到了知识产权的授权。第二是相关产品的源代码也移交给我们。我们要和IBM建立俩和的研发中心,他们要输出他们的研究院的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帮助我们吸收和消化我们自己的技术。同时,我们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要进行替换和重构,达到真正的华胜天成的服务器的目的。
为此,华胜天成是一家IT服务供应商,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系统集成和IT服务。突然做产品,其实挑战是非常巨大的。首先文化上完全是不一样,我们在这个地方确立了两点,第一是分开做服务就是服务产品就是产品。产品我们追求什么?就是产业化,要进行产业链上的打造。所以,我们去年就相当于是建立产品集团。以产品集团为核心,建立核心的产品,用产品厂商的心态来进行。最近我看圈里也有朋友说都在做产品,但是成功率为什么不高。我想,第一是钱没砸对,投资做产品真的要下决心,下什么决心,就是投资的决心,钱要真投下去。第二是文化,一个人不可能长两个脑袋,做产品就是做产品。第三要以产业链的方式来做。
刚才说的这个,其实我们希望和产业上的相关的这些合作,最重要的是解决平台化和一体化。之前国家投资了很多基础的软硬件的产品和技术。我现在拿到一些相关的授权,比如说一个数据库,这是一个在电信、金融、核心应用方面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考验的。怎么用?我们发现它的优势是小,运行稳定。它在目前的互联网方面就非常有前途。所以,我们第一要做到可持续,第二是重新进行编译。还有是可购,就是重新加入插件,重新加入模块。第四就是我们和国内的相关机构把可信的模块加入进去,让我们的产品经过检测之后,它是可信和安全的这样一个产品。第五的可用就是包括它的高可靠,高一体化,高系统经营这样一个可用。最后,我们通过这五步,实现这些相关产品的和我们合作伙伴共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概括起来是“五可以”。我们也非常愿意跟大家形成紧密的关系,一起在这些领域共同去获取市场。
总之,华胜天成一直所倡导的就是打造产业链,打造我们的生态明天。因为,一个人走路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定是一伙人走路才可以走得更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大家都谈到了一个词是:产业生态。确实软件支撑产业互联就是一个产业生态的构建,这是我们要思考得如何去融入我们的新的时代。我们的主题演讲环节结束,下面的环节是我们的圆桌论坛,为了更好的激发我们的思想火花,下面的方式就是圆桌论坛的研讨方式。特别是参加圆桌论坛的嘉宾都是来自于我们产业界的名词叫:天派和地派。大家在互联网+的时代里面,如何看待软件支撑产业互联这么一个话题,下面我们邀请到几位重量级的名人就软件支撑产业互联的话题跟大家一块儿来进行思想的碰撞。
(论坛环节)
主持人:我们先问一个问题,我们问一下“此李”,我跟李刚在会前有所交流,我们都明白目前的软件,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吃掉整个世界,打破原有的社会秩序,你去吃谁,谁都不会等着让你吃,一个制度的创新非常重要,我们先请“此李”解释一下他人为的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他认为的制度是怎么样的?
李刚:刚才谈到的互联网金融课题研究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了,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新业态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我们过去谈到制度,更多的是谈到管理或者是管控。作为政府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服务。在这种新的技术大变革浪潮环境下,作为政府来说,如何去有效管理。我们知道国家过去把很多经济业态分成了很多条块,政府部门设置了很多的条块结构来管理相应的条块。这种是管理管控而不是服务,我们知道过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现在还有一些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的机构。未来的政府,我们要打造一个法治环境的社会,通知法治来管理社会,政府再来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解决的一个根本途径。
作为软件行业,无论是刚才说的专车,还是滴滴打车,对传统的冲击,无论政府同意还是不同意,是一种大趋势,是一种社会的洪流,没有办法阻挡的,即使是今天阻挡,明天一定阻挡不了,你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技术变革和社会价值的创新。谢谢。
主持人:用友选择了一个非常棒的日子是2月14日的日子转成用友网络,接下来请郑总讲一讲,肯定不只是改了名字,用友这么多年确实是一代表率,我相信用友做了很多的工作,请郑总介绍一下传统的软件公司转为网络公司有什么样的经验?
郑雨林:首先我更正一下,现在我们的股价还不是54块,所以应该说涨得更多。我觉得现在我还谈不上说软件公司怎么互联网化,还谈不上跟大家的经验分享,因为我们还在路上,但是可以把我们的思考和正在做的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其实互联网+落在软件行业,就是互联网+软件,在用友是企业互联网+。这个战略是我们去年七月份开始实施的,我们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第一就是互联网+软件。我们软件行业本身的互联网化,这里我觉得重点是三方面。第一是移动化。第二是云化。我们先是一部分的软件从小微企业往云上迁移,然后是大型企业,我想最终所有的软件都会放在云上去。第三是软件的架构要互联网化。我认为现在大多数企业,大多数软件公司的这个软件技术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乃至新的业务架构都要重组。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互联网+软件,或者是软件本身的互联网化。
光做这件事情是不够的,我觉得没有发挥软件的真正的价值,还是把软件作为去支撑我们客户的互联网。所以我们还做了另外两件事,一件事是互联网+企业运营。这个是跨界了。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最早是做财务软件的,会计用这个财务软件报帐。第二步我们不卖软件了,提供财务软件的上市服务,还是会计用这个服务,只不过原来买软件,现在租我们的软件服务。第三步我们今天做了什么事呢?做了财务的运营服务。我们搭的是一个平台,这边是小微企业,另外一边是会计,两边都是免费的,企业不用招会计了,通过这个平台就可以得到记帐、算帐、报帐的服务,会计在家里就可以找到工作。我们的目标2014年这边是100万会计,这边是1000万家。这个不仅仅是技术服务商的定位,这个事情改变了中国的会计产业。当然不仅仅是会计,还有人力资源,还有执照服务,还也数字营销服务等等。
还做了一件事情可能大家也知道,就是互联网+金融。核心是软件和数据,因为我们的软件是做什么?管理企业的集成数据,把这个数据怎么变现,最好最大的价值在哪里?企业互联网金融。这是我们最一两年里面的实践。谢谢。
主持人:看起来改了名字之后还是有很多的实质工作,包括云化,包括会计的O2O,平台化,还是有很多的实质化。我们听听广联达怎么说,前一段时间提出了他的战略,我们听一听他的战略是怎么实施的?
贾晓平:我们在5月19日发布了我们的向互联网的转型。
主持人:股价有变化吗?
贾晓平:好像是连续几个涨停板。我们的整个转型的战略,我们称之为叫两聚两圈一见,后面紧跟着是大数据,征信体系,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体系。两聚的第一聚是聚量。如何把线下的交易用B2B的方式迁移到线上。第二是聚人。大家都是聚集在工程的现场,他们的工作性质是移动性的,如何运用移动APP的专业服务,把现场的人凝聚在一起,提高他们的效力,随后给他们提供很多的专业服务,因为我们的服务是专业垂直的。另外我们还要圈地,中国的项目有很多的专用的软硬结合的智能服务。我们如何通过这些专业工具和专业硬件内嵌到现场工作中去。另外一个圈是新建的工程再建也没有已建成的楼多,包括能耗,资产,环境,我们希望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这一块我们称之为专业应用,这是我们服务行业最基础的服务,某种意义上也是广联达公司的基础,会形成大数据,形成征信体系,思路大体上是这样的。
主持人:大家好,广联达也好,用友也好,他们是传统市场的大赢家,甚至是巨大的市场份额,互联网化也非常霸气,下面我想把时间给百度的陈尚义陈总,我觉得时代的变化,我想听听陈总对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软件行业,到底是谁和谁未来会演绎成什么样的?
陈尚义:确实是来自传统的企业,然后到百度的这样的企业。正因为我来自与传统企业,所以我比较用心观察互联网企业。我有多不一样的地方。刚才会前沟通的时候,主持人给我提的不太一样,当时是说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和传统企业的优势,其实是互有优势。怎么不一样呢?互联网企业,我觉得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是得益于中国的众多的人口,高的访问量,导致了定单量大,服务器很多,遇到了很多的传统软件企业所没有的问题,所以就想了各种办法来开发它的软件,来运行它的软件,维护它的软件,就创造了很多所谓创新。在这里特别强调快,因为互联网发展很快,互联网用户从零到现在的6亿到不到20年,而且主要的还是几年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在这种巨大的规模非常迅猛的情况下,用户的需求在增加,互联网本身也在变化。所以只有靠快速的替代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快,实际上咱们通常讲的这个做一些事情,速度就是成本。互联网的快是牺牲了质量,增加了成本。质量方面牺牲的并不是用户的体验,我一会儿要讲,恰恰是提升用户的体验。比如说软件的标准方面是不注意标准的,但是软件产品的打包对外输出也没有什么套路,也不擅长。这就是互联网公司的快。
第二个优势是特别在意用户体验,只有在意用户体验才能生存,才能有基数,做广告。传统企业是生意做到哪里就是面对面的签单,互联网企业不行,是隔空的企业,然后免费,然后口口相传,这样才有生存,才能发展。这是互联网企业里面所积累出来的优势。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比如说靠数据说话等等很多这方面。
现在是互联网+,等于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要融合,我觉得传统的企业更多的更有本事能够了解用户的需求,更加知道用户的规则,然后来提供服务。甚至是说用户类型的一些需求,需求并不在软件本身,而在其他方面。
比如说刚才我讲了,互联网公司特别在意用户的感受,传统企业更在意的是客户,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在乎买回去用的人的感受。这是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不一样,互联网缺的是把产品标准化,对外进行销售的东西,这恰恰是传统的企业的优势所在。谢谢。
主持人:现在互联网+是太热门的话题了,从总理到大妈都O2O卖茶叶蛋了,现在在座的各位都能讲互联网+,我会把这个题目给了赛迪的陆峰讲一下软件行业的互联网+是怎么理解的?
陆峰:大家好。总理提出来的互联网+不仅对互联网企业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软件企业也是一个利好消息。我觉得首先很多的软件是做OA,财务系统,门户网站,但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融合到了各行各业,工业,互联网,那为什么还需要软件呢?以前消费互联网时代,终端是人,不需要软件,但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连接的是机器,要智能化,必须要有数据,要有软件定义智能。互联网企业出现之后,我们软件企业不适应了,我们以前是卖产品,但是互联网企业一出来之后,就把产品做免费。以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所以软件企业必须转变过来。
另外互联网+时代,软件企业必须结合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非常善于整合资源优势,我们软件企业善于把软件开发让别人用。所以互联网+时代,我们软件企业不仅要自己开发工具,更要用我们的工具整合产业的上下游。谢谢。
主持人:我认为移动互联网真正的能够实现以每一个人为中心,逆向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而可能性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生产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排列组合,我下一句话说关键,以人为中心的链接为一切也好,你靠什么来链接一切,你靠什么把你的需求表达出来?靠的是软件。所以,对于我们所有今天在座的软件企业而言,确实尽管有很多来自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挑战,我觉得其实我们未来面对的更多的是机遇。下面我们把最后一个独立发言的机会给非常有情怀的马斌同学,他的颜值非常高,也很认真的研究问题。前一段写了一本《时代的变换》的书,从科技、媒介、人文三个角度来诠释互联网时代的事情。大家把掌声给马斌:。
马斌:这个情怀还是要用软件来定义一下,还是要找其中的规律。移动互联网是根据每个人来重新做的定义,整个世界的变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当中转型最早的,我们三年前就改成移动互联网使用,特别是微信的变化,把世界透明掉了。我们回顾写这段书和总结的时候,一直在想移动互联网到底带给人类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看到做软件的公司和互联网的公司在攻池上有这么大的差异,你有一百万用户和一千万的用户差值是巨大的。所以互联网公司看到一点,从门户时代开始到WAP时代,到各种领域的分发、搜索,电商以及应用的领域里,从信息的入口一直到信息的场景化,你有了用户数,你的流量才能上来。原来没有边界,现在在移动互联网当中没有边界,没有壁垒,为什么规则和秩序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就是因为科技已经让我们这个时代,让所有的硬件都成为我们的入口,今天只看到了手机看到了技术的革命,玻璃已经到了柔性玻璃,当有了移动的传感器之后,把物联的内容和人又联结在一起,所有的都可以和人连接。所以互联网+在背后的是人和人,物和物,全部的真正的连接。这种连接之后,你基于原来的壁垒,有可能会被别人冲进来打掉。基于信息透明化,所有的壁垒必须要被互联网化打掉。
你如何构建你的新的竞争力,就是你自己在云管端,用软件描述出来之后,把人性的本质,营销的本质,用恰当的方式让用户接受。依托于自己的核心资源,在这个领域里完成了真正基于P2P的模式,大量的一定是从用户来,到用户来,这是毛主席讲的这样的方式,重新把需求匹配出来。软件也是基于核心的本质,就是人、物所有的这些本质上的东西,重新描述出来,应用到场景中去,为大家提供价值。谢谢。
主持人:马上进入记者提问时间,之前我先留一个问题。我们马上进入“十三五”的时代,软件和互联网你们会认为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慢慢想象,现在把时间交给记者。
记者提问:我想问拥有的郑总,用友去年改成了用友网络,这么多年有这么多的资源,用户,技术和架构,历史资源和传统资源在转型当中带来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谢谢。
郑雨林:谢谢你对用友的关注。就像你讲的,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软件架构、技术等等,这一方面是它的优势,但是如果我们思维和模式不到位的话,我发现过去的软件优势可能会成为劣势。所以,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刚才两位专家谈得特别好,软件企业向互联网转型,最核心的一个问题,是思维模式的问题,或者说你最后落地的业务模式的问题。如果软件企业一直定位为卖产品或者是卖服务,我觉得他很难找到正确的出路。因为传统软件企业就想卖产品,卖服务这样一种模式。互联网公司主要是两种模式,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是平台模式,少数或者是极少数互联网公司最后是生态模式。我觉得每个公司都要找准它的定位,你是产品公司还是平台化的公司,还是生态化的公司。这个我觉得是我们在转型过程中思考的问题。最后用友,先做平台公司。从产品公司变成平台公司,有机会的话,我们当然想成为一个生态型的公司,但是也必须在平台化的基础上。所以,用友现在也就是我刚才举个例子,我们的财务服务还是一个平台模式。但是有了这个财务服务,有了一千万家小微企业在上面,有了一百万会计在上面,都是最核心的财务数据才能沉淀下来,这个数据是巨大的资产。这个上面我们可以发展生态,工商、税务、法律甚至电商都上来了,但是这个可能是下一步要考虑的,这是我们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记者提问:我来自中国计算机报,我的问题问来自腾讯的马总,百度的做技术的人加上阿里的做产品的人再加上腾讯的人,这样的组合是最受VC青睐的。我比较关注企业的发展,就发现腾讯有腾讯云,甚至像企业的产品,想问您的是,您认为未来企业推出的企业级的产品会向消费级成功吗?谢谢。
马斌:谢谢,这个问题其实腾讯的老板也没有想清楚,真的是这样。每个公司的成功的基因都是有它自己核心的能力,我们的核心能力还是在C端,的确产品是痛点。真正到企业级用户,最大的痛点是各自的需求不同,很难做标准。企业级为什么做互联网的公司能够成功,我们虽然是快速迭代,但是个体性的需求只要把一个点打通都行,但是企业级不同。所以这一点上,你很难做出来一款软件,也像C端一样快速普及下去,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做最简单的,所以我们把能做的提供给大家,像RTS,还有基于安全的,因为安全是目前网络里最核心的,腾讯也加大了布局。我们是把综合类的产品放在这里。同时在这里面尝试跟合作伙伴,例如安全领域有安全联盟,我们投了一家公司,同时把我们的企业版的安全软件会给我们企业级的另外一家行业里的做的最好的公司,联合去做一些应用开发。所以我们在这里面,腾讯因为依托在人和人的平台了,我们把核心能力开放出来,把我们不擅长的事情给合作伙伴,半条命留给自己,半条命给合作伙伴。谢谢。
记者提问:我想问一下赛迪的陆所长,工业互联网是由GE率先提出来的,您觉得中国发展工业互联网应该注意防范什么问题?
陆峰:其实咱们国家的两化融合做了好几年了,刚刚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有一些问题需要防范的,比如说工业的基础软件,我们还比较薄弱。因为大部分软件公司都是从事OA,财务系统,真正跟硬件相结合的企业还是比较少。第二,在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一些互联网发展的经验,就是标准化。就这么两点。
主持人:下面把时间留给六位专家,他们认为“十三五”的互联网会如何。
马斌:其实主持人已经把这个题都点了,而且就是众包众筹和大数据,我觉得互联网化延伸出来的一种结果,我们这一代人和任何一次革命最大的不同是跟每个人都相关,以往是感受到。如果今天你能够有能力,都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奇迹。所以在“十三五”过程当中,用大数据的模式更好的发挥出来,国家应该更好的推动,比如今天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其实要求非常高的,从态度、能力、知识、经验,还有运气。正是因为有这个氛围,我觉得只要朝这个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和积累问题。这种条件下,国家要做规划的时候,要把这个加入进来。
第二,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今天既然是跟软件有关系,仍然是这样的。我觉得国家在做的过程当,不仅仅是应用层,特别是在工业产业上,的确需要向德国公司一样,要有一些突破,如果没有沉淀和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在关键位置的连接上都要做深层次的思考和做好标准,推动更多企业进来,完成我们的使命。谢谢。
贾晓平:主持人的问题的挑战性很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成绩。面向2C消费者互联网如何,面向2B产业互联网,我想五年以后,产业互联网真的会重复很多的方式。比如说我们的行业内房价是不是真的降一半,如果传统方式,这个可能是不大的。在各个产业积累大数据的基础上,能开展各种各样的不管是前端的各种各样的,还是后端的调整的时候,这种场景应该是可以看得见的。
陈尚义:非常同意贾总说的这个,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结合才刚刚开始。这个发展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去年的O2O,过了一年就发展成这样。未来五年里面,这个形势发展还要带来很多,带来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数据的产生,就是巨大的线上数据的产生。我记得小米的雷军讲过,他们后来有很多的数据,不过这些数据怎么做。对我们也有这个问题,所有做互联网+的公司都有这个问题。如何能把这个东西变成可利用的东西就是人工智能。未来在五年里面,我想象比我们今天的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多得多。
李刚:他们三个讲了我觉得已经没什么观点谈了,压力很大。未来五年,甚至十年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一些现象,未来软件发展趋势硬件化,硬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是软件化。什么概念?五年以前,我们看看谷歌在做什么,现在核心最值钱的技术是什么。五年前的苹果,它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是什么,刚刚那个数码大方的董事长雷毅先生的报告,我想大家要回想一下,他实际上给我们描绘了一下未来的20年、30年甚至更长远的制造业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我们可以借助现在的网络技术实现个性化的定制。那我们想想每个人需要一个新的产品和一个新的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这种个性化的定制来实现。所以过去说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从研发、制造、生产、销售到服务,一条全做,现在社会分工全做了,不需要这样。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现在说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就车联网,但是未来的发展就是泛载网,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价值。谢谢。
郑雨林:这个问题我觉得特别好,我就大胆提两个设想供大家参考。第一,我觉得未来五年,中国IT产业的格局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特别我觉得会以云计算的形态来改变我们的产业格局。我觉得中国可能会出一家以公有云为背景的中国微软公司,一家以私有云为背景的中国的IBM公司。第二,我觉得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五年内,我觉得会出几家万亿级市值的公司,会出一批几千亿市值的公司,代表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篮子。
陆峰:大家好,我预测未来五年非常艰难,因为今天几位老总都在设计,但是我还想说一句危言耸听的话,未来不只是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应该是工业互联网领域。产业互联网时代刚刚开始,我们有这么多的机器,我们如何满足这1300亿的机器,哪家公司抓住了,一下子就起来了,未来五年互联网的格局定了,未来五年完全可以出现更大的互联网公司。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想讲两个观点。第一,我们从来都在风口处。从八十天带的用友、联想,到了2000年的新浪、搜狐,再到后来的百度,再到今天的小米。一直中关村的软件行业都在风口,从未偏离。只是那个英雄是谁?第二,很高兴很感谢今天有这么多记者来捧场报道我们,支持我们的工作。非常感谢。
我想给大家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我期待你们中有很多人自己创业,我是一个无比伟大的精彩的时代。谢谢大家。